与其他领域一样,我国公益领域的格局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对过去两年的中国公益事业来说,“冰火两重天”可算是对其态势最形象的概括。 一方面是因“郭美美事件”等而陷入公信力困境的公益组织;另一方面则是迅速崛起和迅速蔓延的大众公益:免费午餐、微博打拐——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青少年白血病救助行动、大爱清尘……这些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活动被人们赋予了一个温暖而亲切的名字——微公益。 “微公益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公益观念,悄然地改变着中国的公益格局,乃至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日,在《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3)》的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教授如此表示。
杠杆 撬动政府公共政策 近年来,中国的公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公益事业得以蓬勃发展,民间公益群体激昂,中国公益开始走向民间公益时代。 从传统的日常互助,到环境保护、低碳生活、教育公平、“三农”问题、医疗救助、城市犯罪、科学普及、贫困扶持、留守儿童、缩小数字鸿沟、农民工问题、政府监督、养老问题、三公消费……可以说,微公益的触角已经涉及到了几乎所有与我们日常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领域。 《报告》称,微公益的大量涌现一定程度上是公众对公益组织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的回应,体现了公益的民间性和个体性,也是对公益纯洁性的维护和彰显。 《报告》还首次将微公益划分为个体行动式微公益、集体行动式微公益和社会运动式微公益。三者除引起公众广泛参与、传递美好价值、对传统公益组织构成压力外,还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公共政策的改变。 2011年,《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等人借助微博发起了“免费午餐”的公益行动,项目仅发起8个多月,就募得善款2500多万元,捐赠人数逾100万人,其中80%来自普通大众。 这种公众借助微博参与公益,看似微不足道,但正由于它的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将微力量汇聚起来,“拾遗补缺”,撼动着各方力量,推动了一些社会性问题的解决。 最终,“免费午餐”顺利由政府接棒。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惠及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 2011年年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迅速成为舆论焦点后不久,公安部便于4月12日起在全国启动了为期6个月的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并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 微公益可以解决大问题。“就像杠杆一样,以巧妙的方式、巨大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各方加入进来,甚至推动政府公共政策的改变。”康晓光说。 康晓光表示,微公益不仅能影响和改变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影响和改变人们参与公益以及参与政治的理念、态度和行为,对观察和思考中国的社会变迁具有历史意义。
局限 专业性面临挑战 微公益的蓬勃发展,引发了中国的民间公益热情,越来越多的个人主动发起或参与微公益。但实践中的最大软肋,则是微公益的专业化水平不足。 “‘免费午餐’发展到现在,不足之处在于是志愿者组织的,没有足够多的专业人员和全职人员。”邓飞坦言因为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现在“免费午餐“的精细化、正规化做得不够好。 《报告》指出,由于很多微公益项目的发起者或组织者本身缺乏组织公益活动的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加之内部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账单漏洞等问题,引发人们对微公益的质疑。 一项网上调查显示:29.58%的网友表示遇到“微公益”会捐款;近半数网友则表示“不会捐”,认为“无法知晓捐款最终去向”。而在“你最关注这种形式的公益项目哪方面”的问题上,超四成网友选择了“能否对网友有一个公开账目,实现透明捐赠”。 《报告》同时认为,在缺乏制度性约束的情况下,微公益活动发起者的个人经历、偏好、专业性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微公益活动的走向、发展等,容易暴露出冲动、缺乏严谨论证等规范性不足或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2012年8月28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通过官方微博,首次公布了“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行动成果,并表示“随手拍”形式需要慎用。该微博称:在发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行动中,被拍的基本没有被拐儿童。有人就此表示,除了对肖像权的尊重外,也指向行动本身存在的错误前提预设,即“乞讨儿童中相当部分是被人贩子拐卖”并不正确。 显然,微公益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如果不进入理性和专业阶段,微公益只能始于热情,也终于热情,很难成为真正的公益。 因此,《报告》建议,微公益项目在成功运作后,应考虑成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或者与正式的公益慈善组织合作,推动微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 逐渐淡出某些领域 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行动成功汇集大量捐助款,网聚无所不在的公众力量,取得的成就前所未有,被网友称为“中国式慈善的改革样板”。 “这是公益行业的一个奇迹,是民间公益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前司长、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如此评价“免费午餐”的伟大意义。 同样,微公益“大病医保”也得到了国家的“响应”,2012年10月,国家六部委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致力解决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很多志愿者也表达了与政府及传统公益机构合作的愿望。华南理工大学大四学生钱进曾发起“随手拍解决自行车出行障碍”活动,倡议公众通过拍照上传的形式,关注广州市机动车霸占自行车道、自行车乱停乱放等现象。他曾对媒体表示,希望用一年的时间,把“随手拍”建成一个市民和政府合作沟通的平台。 《报告》认为,微公益所做的事情被政府或者公益组织接手是可能的。但如果是社会保障、医药卫生、教育公平等这些影响深远的领域,本来就不应当是微公益的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政府与民间公益行动的良性互动,不仅仅公益事业受益,整个社会风气都会得到改善。事实上,公众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种民间慈善的微公益与组织化公益、政府的良性互动。因为在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中,公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慈善的美好结果,还有慈善的美好过程,这才更贴近慈善的本质。 《报告》同时认为,政府需要为微公益建立规范机制和游戏规则,避免出现问题。“也许更理想的状态是这些微公益与政府和公益组织之间良性、频繁地交换信息,传递能量,优势互补,达成平衡。”康晓光说。 对于微公益的未来,《报告》认为,随着登记门槛的降低,蓬勃发展的公益组织必定会以其“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良好内部治理的优势接受大量社会事务,相应领域的微公益将逐渐淡出。 “但是,政府和公益组织接手微公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康晓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