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四川凉山州四季吉村一共603人,6岁到18岁应该上学的总计122个。其中,6到7岁,已经读书的11个人,没有读的是26个;8岁到9岁,已读的20个人,未读的13人;10到12岁,已读的16个人,未读的18个人。到了13到18岁,辍学的人数更明显增多,读书的仅有7人,没有读书的为21人。 入学率低、辍学率高,这是这组数据所反映的凉山地区的基础教育现实。对于这落实到每个人头上的数据,教育部门该不会再否认了吧?此前,对于有关调查显示辍学率回潮,教育部门回应称只是统计口径不同——— 那些辍学的学生到哪里去了?无外乎外出打工。媒体聚焦的凉山童工现象,是与高辍学率联系在一起的。 很多人会把学生辍学打工归结为当地的贫穷,我不赞成这种归因——— 就是贫穷,也不是不保障九年义务教育,放任学生辍学的借口,对照《义务教育法》,不得不说,当地政府在保障贫困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权方面,是没有尽到责的。据报道,凉山美姑县全县有接近十万在校生,可老师只有1578个,缺口接近600人,也就是说缺口达到30%。而且教师的收入很低,有的代课教师每月收入400元,公办老师工资也就两千到三千元。一个村的村干部说,全村120多名学龄儿童,有一半多处于未读书状态。学校唯一的村小三年才招一次学生,只有一名老师,十几名孩子。别的学校早都已经开学了,但这个学校到3月初才开学。 这是不应该发生的,放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老师工资这么低,都不可能办好学,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教育投入严重不够,导致教师待遇低、招不满教师,保障不了办学条件。另外,考虑到当地学生上学交通的实际困难,应该完善学校的寄宿条件,但目前的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寄宿的需求,有一些孩子因上学路太远而辍学。如此办学条件,能让学生和家长看到教育的未来吗?能留住学生在校读书吗?哪怕国家推出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增加贫困地区农村生进重点高校的机会,但这对基础教育薄弱地区的影响甚小,教育起点差距这么大,怎么补偿出公平来? 对于不发达地区,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最根本的逻辑是,应该拿出比城市地区更高的工资待遇,去吸引教师,现在却完全颠倒,越是没人愿意去的地区,工资待遇越低。虽然教育部曾反复强调教育投入要向不发达地区、薄弱地区倾斜,但现实却很不乐观,地方政府在发展教育时,还是乐于做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事。当然,地方政府也有“苦衷”,资源就这么多,眼下的任务是要在当地办出一两所示范性的好学校展示政绩,而不是解决薄弱学校的问题。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全面改革教育拨款体系。首先,应该以县级财政为主保障基础教育经费,转向省级财政统筹,对于不发达地区,更要强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这样,在省区内才能实现办学标准一致,同时结合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上对不发达地区、薄弱学校的欠债。 其次,应该调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不能再按现在的层层拨付方式拨款,而应该实行直接把拨款打进学校、教师和要补助的学生账户,这可防止转移支付被挤占、挪用,也避免地方政府再对转移支付进行“重新分配”,比如,本应该给乡村教师的钱,被政府部门用于其他地方,发给了城市地区教师。 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说了多年,但多年说下来,整体收入状况并没有改变,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时,还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改造校舍、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这当然有必要,但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更重要;另一方面,不发达、贫困地区的官本位意识更浓,乡村教师的权利得不到尊重,以前乡村教师工资时常被打白条对付,大量聘任代课教师只付公办教师三分之一不到的工资,就是明证。目前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并没有改变,学生可以辍学出走,教师也一样,谁愿意接受这么低的待遇,做如此辛苦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凉山地区的教育现状,只是贫困地区教育的冰山一角,近年来,中国在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方面,没有少花功夫,包括推出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支教计划等,但不从体制上解决问题,而只是在现行体制之外进行修补,难以治理根本问题,有多少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布置的计划,把计划引来的人才当人才使用,又有多少计划中的人才,有扎根乡村教育的长远规划?选择像凉山这样的贫困地区深入分析,或可找到真正攻克乡村教育难题的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