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京华公益事业基金会三届七次理事会于12月22日在福建大厦11层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会议室顺利召开。 会议由基金会理事长郑武主持,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党委书记、创会会长陈春玖,福建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经济联络处处长夏碧,中油国际公司税务总监、著名国际税收管理专家、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基金会顾问詹清荣,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立根集团董事长张志雄,基金会副理事长、零以创投创始合伙人郑连发,基金会理事、北京童足健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秀,基金会理事、中高弘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体文,太平洋鸿辉(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游辉,基金会理事、纳通医疗集团副总裁林英钊,基金会理事、北京百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竞捷,中共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党委专职副书记李修亮,基金会秘书长苏春芳及部分爱心人士代表等人共同参加。 一、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 
郑武理事长从“党建引领、多维度公益项目、组织合作、信息公开”等方面对基金会2024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基金会秉承“支持公益慈善事业,承担社会公众责任”的宗旨,以推动公益事业发展与传递爱心为已任,矢志为社会福祉添砖加瓦。2024年,基金会始终将党建工作视为推动组织健康发展、践行公益使命的重要引领和坚实保障。党支部积极围绕自身的使命和目标,将党建工作要求贯穿于基金会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对秘书处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提高大家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基金会本年度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款共计525.18万元,公益捐赠支出576.53万元,主要用于医疗救助、捐资助学、关爱老人、乡村振兴等业务领域,在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向前开展方面发挥慈善组织应有的作用;基金会定期更新官媒,及时向公众发布基金会动态、爱心捐助者名单、受助对象名单、项目进展和财务披露,增加基金会公信力与透明度。2025年,基金会将进一步扩大公益影响力,提升项目执行效率与质量,加强内部管理与外部合作,确保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分配,为更多需要慈善帮助的人提供更全面、深入和可持续的支持。 与会人员无异议全票通过。
二、通报2024年财务收支审查情况 监事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会章程赋予的职责,以及既定的财务监督程序,对基金会2024年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审查。审查结果显示,在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财务收支活动规范有序,在公益项目实施和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2024年度公益事业捐赠支出为576.53万元,开展重大公益项目捐赠支出占上一年收入的193.78%,符合规定的支出比例要求。同时,在日常各项财务收支中,充分尊重捐赠人的公益意愿,打造最透明口袋。各项手续齐全,票据合法有效,所有捐赠款、物均可在基金会网络媒体上查询。 与会人员无异议全票通过。
三、与会同志建言献策(*下列排序按发言顺序)

基金会副理事长张志雄:这次理事会会议,可以总结为“难得”二字:身体还未完全康复的理事长仍一心一意关注公益事业实属“难得”,对此我深表感动和敬佩;基金会在整个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形下,本年度仍有目前的募款成绩,为第二个“难得”,这既是过去一年秘书处工作人员努力工作的成果,更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体现;建议基金会将【青春·中国梦】【乡村·中国梦】做成特色公益项目,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打造京华基金会品牌。

基金会理事杨文秀:我们公司可以为5-16岁的孩子免费提供骨科检查,帮助扁平足、手足畸形等患者尽早进行干预和矫正,对于困难家庭,我们会给予公益资助。未来也将会继续和基金会保持合作,助力基金会更好地发展。

基金会理事游辉:在公益慈善上,无论哪个项目,都应扩大宣传,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齐心为公益事业做贡献。

基金会理事傅竞捷:京华基金会十几年来一直专注于公益事业,我非常尊敬。基金会以往项目大多集中于线上募捐,希望未来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帮助基金会对接线下合作,使企业家俱乐部也能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中共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党委专职副书记李修亮:针对基金会未来的发展,我有三点建议:一是将基金会品牌化,例如理事会和副理事长单位可以各自认领一个专项基金,如XX公司助学基金,XX公司养老基金等;二是扩大【乡村·中国梦】项目参与省份,增加更多经济较为落后城市的参与机会;三是,将基金会项目活动聚焦于北京市内,打造红色阵地基金,帮助基金会持续健康发展。 
基金会理事林英钊:建议总结报告中有关“受益人次”数据的文字表述,做好“直接受益”和“间接受益”的区分,避免使大众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其次,基金会已经过了“打基础和谋发展”的阶段,下一步应该注重“创品牌”发展,依托现有资源,结合5A级公募机构的信用身份,集中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属于京华公益的特色品牌项目。 
基金会副理事长郑连发:基金会目前仍然需要关注自身的生存发展,若想符合法律对慈善机构支出比例的要求,就得保证基本的营收总额;其次,基金会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把品牌规模化,将收入提升,才能维持现有日常运营开销;建议可以和企业建立合作,充分利用京华基金会拥有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优势,既能帮助企业实现公益梦想,又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照顾。

基金会顾问詹清荣:基金会与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开展公开募捐活动,要对合作方进行信用信息评估,此外,也应始终保持基金会自身的财务收支情况公开透明、合法合规。 爱心人士代表宋先生:能获得“北京市5A级社会组织”的荣誉,代表市民政局对京华基金会干净、透明、纯粹的认可,基金会有责任让大家看到自身与众不同的优势。有以下三方面建议:一是,发挥基金会的品牌信用,向外多走动多连接多扩围。主动到企业家和理事会单位去传播公益精神,帮助各单位借助京华5A级社会组织的信用价值去实现公益梦想;二是,作为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与各企业的社会责任部门建立合作,提供专业公益服务;三是,对于已坚持数十年探索出的利国利民、大功大利的【青春·中国梦】【乡村·中国梦】项目,如何征集各方爱心支持,聚力聚情,将它扩围扩面走深走实,在这层面需要狠下功夫。另一方面,可以继续深耕【善爱·传习】创新公益项目,开设公益讲堂,邀请指导专家,造福更多创业企业家。 爱心人士代表唐闪豪:今后可以就目前自己正在负责的胃肠消化医疗项目和基金会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爱心人士代表刘薇:分享一位美国学者说过的话,“衡量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不在于你积累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你影响了多少人的生命。”在座的所有人,大家把时间、精力、财富投注在公益慈善事业上面,改变和影响了很多人的一生,对此我深表敬意。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保持身体健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这个冬天虽是寒风凛冽,但我相信终有春雷乍动,终会等到生命中最美好的春天的到来。 
基金会荣誉理事长陈春玖:理事成员集思广益,出言献策,是对基金会未来发展的共同助力。结合与会成员的发言,基金会未来有以下几条发展方向:第一,集中精力打造京华品牌;第二,多与基层建立连接,点对点下基层,在交流中挖掘新思路;第三,促进闽台两地深度融合,助力两岸和平发展。 同时,他提出了几点希望与要求:首先,我们要围绕基金会2024年工作报告好好复盘,定目标、找问题、查原因,提炼经验,在复盘中持续精进,将优势发扬光大,客观面对不足之处;明年换届之前,提前成立筹备组,充分复盘基金会近些年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拥有“FTI满分基金会”和“北京市5A级社会组织”这两份沉甸甸的荣誉,更要将日常工作做细、做精;其次,坚持党建的引领作用,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福建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乐善好施”,我们愿意帮助更多人,而基金会的职责就是汇聚更多爱心力量,践行社会责任,做好公益慈善。在业务范围内,未来可重点关注乡村振兴和医疗健康领域。 “生命诚可贵,健康放首位。只要身体好,啥都无所谓。”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安幸福。 四、理事长作总结发言

会议最后,理事长郑武作总结发言。他对所有理事、监事、特邀嘉宾百忙之中拨冗参会和提出的真诚建议表达了诚挚谢意。随后强调,首先,基金会目前需要盘活存量,挖掘潜力,推动滞留项目尽快落地执行;其次,吸收所有与会代表的真诚建议,客观、现实地解剖自己,做好复盘工作;然后,结合自己的业务范围,在稳健、安全地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挖掘特色项目,做好品牌推广计划,打造京华的亮点;最后,祝愿大家永远身体健康、平安,致敬每一位默默为公益慈善事业奉献的人。 |